个性名字网

当前位置:起名大全 > 百家姓 >

伏姓的起源 伏姓由来

来源:http://mingzi.jb51.net 时间:2024-08-28 点击:2751

  伏姓

  分布地区:

  伏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主要集中在山东、江苏、甘肃等地。

  历史来源:

  「伏」源出:

  1. 源于风姓,出自上古太昊年间伏羲氏的后裔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传说,生活在 “华胥之国” 的华胥氏,到一个风景特别的雷泽去游玩,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,便好奇地踩了一下,于是受感而孕,生下一个儿子,取名 “伏羲”。在中国古代神话中,开始繁衍人类的任务,就是交给了伏羲女娲两兄妹。清朝学者张澍在《姓氏寻源》中记载:“伏氏,风姓,伏羲之后。” 伏氏是中国传说历史中最早的姓氏之一。

  2. 源于改姓,出自南北朝时期名人侯植,属于帝王赐姓为氏。南北朝时期有个汉族人名叫侯植,武艺绝伦,跟随北魏孝武帝西迁,甚得宠幸,赐姓为俟伏侯氏,在《北史》中称作 “俟伏氏”。后来俟伏侯氏跟从魏孝文帝大破沙苑,又再次改受赐姓为贺屯氏,因而,侯植的后人形成了侯伏氏和贺屯氏两支。在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过程中,侯伏氏、贺屯氏皆改为汉姓伏氏。

  3. 源于鲜卑族,出自汉朝时期鲜卑拓跋氏族乞伏部,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。后北魏王朝又灭了北凉国,并逐吐谷浑部出陇右,散处于河陇地区的乞伏鲜卑均为北魏王朝所统治。乞伏氏、出连氏、叱卢氏等,均成为北魏的 “内入诸姓” 和 “四方诸姓”。此后,随着北魏孝文帝坚决的汉化改革政策的有效实施,不论是在北朝作官为吏的上层,还是一般乞伏氏鲜卑人,都被融入汉族,皆汉化改为汉姓伏氏、或乞氏。

  迁徙分布:

  伏姓发源于古代的伏羲氏部落所在地。随着历史的发展,伏姓人逐渐向周边地区迁徙扩散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,伏姓人在山东、江苏、甘肃等地逐渐形成了较为集中的分布区域。在历史的变迁中,伏姓人也有部分迁徙到其他地区,乃至海外。

  家族名人:

  伏胜:字子贱。汉朝时济南人。生于周赧王五十五年(公元前 260 年),卒于汉文帝三年(公元前 161 年),享年 99 岁。伏胜自幼嗜古好学,博览群书,对《尚书》研读尤精,为儒学博士。秦时焚书,于壁中藏《尚书》,汉初,仅存二十九篇,以教齐鲁之间。汉文帝时,求能治《尚书》者,天下无有,乃闻伏胜能治,欲召之。时伏胜年已九十余,老不能行,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。伏胜传《尚书》,授济南张生及欧阳生,自此《尚书》流传于世。

  伏湛:字惠公,琅邪东武人(山东诸城)东汉光武帝宰相。建武六年(公元 30 年)封不其侯,世袭。济南伏生后代,父为当世名儒,伏湛少传父业,教授数百人。初仕西汉成帝朝,后仕王莽朝为后队属正。更始刘玄立,任平原太守。光武帝建武元年(公元 25 年)以名儒旧臣被征拜为尚书,典定旧制。时大司徒邓禹西征关中,光武帝以伏湛才任宰相,拜为司直,行大司徒事。光武帝建武三年(公元 27 年)拜相,任大司徒,封阳都侯。任相秉节持重,颇有风范。建武五年(公元 29 年)免相,行大司空事。建武十三年(公元 37 年)夏,应诏出仕高密侯相。东汉建武十八年(公元 42 年)去世,终年六十三岁。

  伏恭:字叔齐,朗邪东武人(今山东诸城人),东汉明帝宰相。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,任剧县令。常山太守等职,为官公正廉洁并以施惠政办学校闻名。明帝永平二年(公元 59 年)迁任太仆。永平四年拜相,任司空。永平十三年以病辞相。东汉章帝元和元年(公元 84 年)卒,终年九十岁。

  伏寿:汉献帝皇后,伏完之女。她与汉献帝共同谋划铲除曹操,事情败露后,曹操将其***死,并将伏皇后的两个儿子以及伏皇后的兄弟宗族百余人皆杀死,伏氏家族从此凋零。

相关文章
精品推荐
猜你喜欢